Android 项目开发规范
代码命名规范
- 基本命名规范
- 代码中的命名均不能以下划线或美元符号开始,也不能以下划线或美元符号结束
- 代码中的命名严禁使用拼音与英文混合的方式,更不允许直接使用中文的方式
- 杜绝完全不规范的缩写,避免望文不知义
- 包名
- 包名为小写
- 点分隔符之间有且仅有一个自然语义的英语单词,包名中单词统一使用单数形式
- 类名
- 类名必须是一个名词,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。除了约定俗成的缩写,尽量使用完整单词
- 实现类如果和接口区分,请在接口名后加 Impl
- 抽象类命名使用 Abstract 或 Base 开头
- 异常类命名使用 Exception 结尾
- 测试类命名以它要测试的类的名称开始,以 Test 结尾
- 如果使用到了设计模式,建议在类名中体现出具体模式,有利于阅读者快速理解架构设计思想
- 枚举类名建议带上 Enum 后缀
- 方法名
- 动词或动词 + 名词
- 采用驼峰命名方式,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小写,其它单词首字母大写
- 变量名
- 采用驼峰命名方式,首字母小写,其后单词的首字母大写
- 内部使用的变量加m前缀
- 静态变量加s前缀
- 控件名不需要和
id名一致,采取统一的缩写前缀
- 常量名
- 使用
static final前缀,全部大写,单词间用下划线隔开,并且指出完整含义 - 不推荐使用枚举,推荐在接口中定义常量字段
- 使用
- 类成员位置顺序:(类中顺序按如下自顶向下)
- 静态常量
- 静态变量
- 成员变量
- 构造方法
- 成员方法
- 静态类方法
- 内部类以及内部接口
代码规格
流程控制
嵌套 for/if/try 最大深度 3;
在 if/else/for/while/do 语句中必须用 “{” 和 “}” 括起来,避免引起没必要的错误;
对于多个的 if/else 尽量把高概率匹配的放在前面,提高性能;
循环语句:尽量不要改变循环变量的值;
switch 语句:对于多分支语句,建议使用 switch 语句,每个条件都要加 break,在每一个 switch 块内,都必须包含一个 default 语句并放在最后;
空行以及换行
单行空行在以下情况使用:
类成员间需要空行隔开:例如成员变量、构造函数、成员函数、内部类、静态初始化语句块、实例初始化语句块
成员变量之间的空白行不是必需的。一般多个成员变量中间的空行,是为了对成员变量做逻辑上的分组
在函数内部,根据代码逻辑分组的需要,设置空白行作为间隔
类的第一个成员之前,或者最后一个成员结束之后,用空行间隔(可选)
单空行时使用多行空行是允许的,但是不要求也不推荐
水平缩进:
使用 Tab 进行控制,推荐使用 Android Studio 默认的规范
字符编码
一律使用 utf8 编码
String:String.getBytes() 编码统一使用 utf-8,代码文件编码统一使用 utf-8
URL 编码:请使用 URLEncoder.encode(s, “utf-8”)方法
XML 规则
资源命名规则
基本命名规范
- 命名中单词均采用小写
- 单词之间采用下划线分割
layout xml 资源命名
- activity 或 fragment 对应的 layout 资源,一级标识为
activity或fragment,例如:activity_media_picker.xml - 对于模块资源,一级标示资源类型,二级标示业务类型,比如:
view_login_xxx.xml - 全局共享的资源:二级前缀可省略或使用 app,例如:
view_app_xxx.xml - listview或recycleview 的 item,一级标识为
item例如:item_xxx.xml
- activity 或 fragment 对应的 layout 资源,一级标识为
drawable 目录的资源:(包含图片以及 xml)
- 现在临时放置在这个文件夹下的图片,后面需要删掉,命名为
tmp_XXXXX - xml 定义的 drawable 资源放置在这里
- 其他正式要用的图片,主要放置在
drawable-xhdpi文件当中,其他需要适配的图片文件自行放置在其他对应的目录下面 - 多个模块公用的图标命名为
ic_XXXX,背景图片命名为bg_XXXX - 具体模块单独使用的图片命名为
modulename_XXXX(如userpage_XXXX) - selector 对应的 xml 命名为
selector_XXXX - shape 对应的 xml 命名为
shape_XXXX - 文件名最好能描述内容信息,命名模板
property(属性)_function(功能)_color/size(颜色/大小)_state.png,例如ic_switch_white_on.png
- 现在临时放置在这个文件夹下的图片,后面需要删掉,命名为
colors
- 通用的颜色直接使用名称,如
red,green等 - 部分通用颜色,可以直接添加数字,如灰色(
gray_aa,gray_f1) - 根据页面模块分组,注释说明,空行隔开
- 具体页面相关的颜色,前面带上页面逻辑相关的名称。例如
login_btn_gray_666666,对于已有色彩采用间接引用,不存在直接引用 16 进制颜色代码
- 通用的颜色直接使用名称,如
dimens
- 通用的半径、文字大小,可以分别定义成
radius_4dp,text_15sp等等 - 其它和具体业务逻辑相关的,前带上页面逻辑相关的名称
- 对于已经存在的尺寸采用间接引用
- 通用的半径、文字大小,可以分别定义成
ID 命名规则
统一使用前缀表明类型,比如
btn_xxx,仅在布局使用的控件(不在代码中使用),id 使用layout_xxx前缀命名单词均采用小写,通过下划线分隔
命名二级标识页面模块,例如
btn_login_login缩写前缀列表(欢迎补充),自定义控件使用字母缩写
| 控件类型 | 缩写前缀 |
|---|---|
| View | v |
| Button | btn |
| ImageView | img |
| ImageButton | imgBtn |
| TextView | tv |
| ListView | lv |
| RecycleView | rv |
| LinearLayout | ll |
| RelativeLayout | rl |
| FrameLayout | fl |
Gradle 规范
build.gradle(Project:ProjectName) 规范
buildscript 代码块
在
dependencies声明 android gradle plugin 的版本为最新版本(只需要保证二级版本为最新版),例如:
1 | classpath 'com.android.tools.build:gradle:2.x.x' |
build.gradle(Module:app) 规范
编译相关规范
sdk 版本号以及构建工具版本使用最新的 release 版本
1 | compileSdkVersion 2x |
设置代码的编译版本为 1.7,使编译出的包更通用
1 | compileOptions { |
defaultConfig 代码块规范
targetSdkVersion,同 compileSdkVersion 版本
minSdkVersion 指定成 11,android 4.0,原则上不支持 4.0 以下系统
ndk 无硬性规定,非特殊的情况,只需在 lib 目录中保留 arm 架构的 so 库
signingConfigs 签名规范
debug 版本使用默认设置,release 版本的签名文件不得出现硬编码密码在 build.gradle 文件中,请将 storePassword、keyAlias 以及 keyPassword 密码放在 properties 文件中便于管理,示例:
1 | signingConfigs { |
buildTypes 代码块规范
shrinkResources 是否取消无效资源,去除无效资源有利用减少包大小,但会减慢编译速度,建议在 release 版本中开启
minifyEnabled 在混淆时去除代码中无用的内容,建议在 release 中开启,包含插件的项目中不允许开启此选项
zipAlignEnabled 资源包对齐,可提升执行速度,减少内存消耗,release 模式下必须打开
dependencies 代码块规范
为规避库冲突,请使用远程依赖的模式,指定 groupId、artifactid 以及版本号
需要使用本地依赖的情况,请通过 compile files 逐个指定文件名,不允许通过 compile fileTree 指定文件夹
本地依赖包需指定 groudId,artifactId 以及版本号,例如 com.facebook.fresco-fresco-0.8.1.jar
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:如果你的 app 没有 support,multi 包需求,请勿添加依赖
exclude android 库,例如:exclude support 包
尽可能使用 lib,避免 module 依赖,独立工程可以通过 aar 或 mvn 方式导入;原因:
- rebuild 成本过大
- 构建工具版本混乱
- 未来涉及插件化非 DSL 脚本时,复杂度几何上升
版本管理规范
使用最新的二级动态版本
使用 ext 拓展,统一定义版本号
为提高可读性,建议将名称改为小写缩写,例如
1 | ext { |
权限规范
尽量避免 Android 6.0 敏感规范,例如:
手机状态
位置信息(建议使用服务端 IP 定位)
读写 SD 卡(优先使用拓展目录)
JavaDoc 规范
遵循原则
每个开放给用户的函数/类,必须在文档中
准确描述其中每个参数/成员的取值
仅用于内部的函数/类,不要在文档中暴露给用户(可以另编简要的开发者文档作为记录)
对于描述,尽可能的详细,全面
具体实施
类的描述
- 类的作用
- 使用样例
接口/抽象类
- 作用
- 框架提供的实现
方法的描述
- 传递参数的类型,含义
- 返回值的类型,含义
- 传递参数值的范围对于程序执行的影响
- 方法产生的作用





